近些年的长安信托因频频踩雷问题房企、内控合规问题漏洞频显,频频将自身推至风口浪尖。
文/每日财报 栗佳
近日,据《财经网》报道显示,掌舵长安信托十余载的高成程董事长被带走调查,公司正在准备更换董事长相关事宜,目前在等监管批复。
其实,早在今年1月份,信托圈就传出“长安信托董事长因审计中出了问题被带走配合调查,至今未归”的消息了。《每日财报》也为此向长安信托询问,公司称正在内部核查。
公开资料显示,高成程1968年7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曾任西安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租赁部副主任、主任;西安市生产资金管理分局副局长;西安市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
高成程于2008年4月开始担任长安信托董事长。在其任职期间,长安信托取得长足发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6亿元增至33.3亿元,信托资产从2008年65亿元最高增至2017年6014亿元,挤入同业前十名。
然而,时移世易,近些年的长安信托因频频踩雷问题房企、内控合规问题漏洞频显,一时间将自身推至风口浪尖。
资产规模及业绩双双下行
根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环比略降356.3亿元,降幅0.17%;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
虽然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信托业资产规模上升,但拉长周期来看,于长安信托而言近几年其资产规模却呈现逐年萎缩的趋势。
数据显示,长安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在2017年达到6014.05亿元,增幅高达63.37%顶峰后,其信托资产至2021年的四年期间便一泻千里。财报显示,2021年末,长安信托的信托资产总计为2489.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3.64%。相比2017年,其信托资产规模已然跌去58.6%,相当于四年时间缩水了近六成。
此外,长安信托营收和净利也连年承压下行。2019-2022年,长安信托分别实现营收26.92亿元、32.88亿元、21.8亿元和15.4亿元;净利润5.15亿元、5.36亿元、5.4亿元、3.15亿元。
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其风险端管理也不理想。在不良资产方面,长安信托近三年不良资产净额持续上升,已由2019年的12.49亿元水平增至2020年的15.47亿元,2021年更是达到22.23亿元,同比增长43.70%。虽然从2020年开始,长安信托的年报中就不再公布公司的不良率,但在此之前长安信托的不良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不断压降通道业务规模
随着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严格规范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努力实现对潜在金融风险“精准拆弹”的政策要求不断影响着信托行业。
此后,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则持续深入开展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等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排查。监管层也针对信托业开展“两压一降”工作,即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
从数据来看成效明显,近年来信托通道业务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在2017年末达到峰值以后,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根据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规模为4.08万亿元,同比下降1.04万亿元,降幅20.35%。
由小及大,长安信托通道业务规模也在下降。由于2022年年报尚未到披露时节,我们可从长安信托此前公布的2021年年报来窥见一二。该公司通道产品当年规模腰斩,从2021年年初的1160亿元下降到年末555亿元,降幅达52%。当年公司清算结束通道信托项目277个,加权平均实际年化收益率为4.87%。
然而,压降不代表杜绝,其单一类信托仍有新增。2021年,长安信托单一类信托新增176个,新增规模42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在行业转型趋势下,长安信托也在转型,不断将融资类信托和通道业务进行缩减,转而向主动管理型项目业务发力,但在其转型道路上,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频频踩雷房地产,内控问题凸显引关注
近两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生重大变化,风险聚集效应不断叠加,这对于一直以来对房地产业务相当看重的长安信托而言,一直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其组建的七大事业部中,其中一个就是房地产事业部,在信托资产中占比最高。数据显示,2021年长安信托房地产业务在信托资产中占比为32%,是信托资产中占比最高的一类。
据了解,2020年来房地产行业监管与融资政策收紧,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快速增长。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2年已披露的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达930.25亿元,规模占比达到75.70%。
用益信托数据也显示,2022年1-11月已披露的信托产品违约规模总计1163.38亿元,违约产品数量共188起。
中诚信托研报对此指出,目前房地产信托存续规模仍高达1.4万亿元,且合作对手多为民营房企,风险敞口较大,对信托公司造成了较大的兑付压力和舆情压力。
显然,长安信托所管理的信托资产与房地产行业深度挂钩,而随着一众房企纷纷“暴雷”,长安信托业务规模势必会受到重创,长此以往也会加剧外界对其消极的预期。
事实上,长安信托也踩过恒大、宝能等“大雷”,其风控及兑付压力问题也受到市场关注。比如,长安信托曾通过两份公证文书向深圳市中院申请强制执行两笔债权,即让宝能系偿付回购本金、溢价回购款、罚息等共计20.42亿元。
此外,另据恒大集团披露的金融机构借款余额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长安信托存续期间内有59亿,兑付危机仍未解除,未来其讨债之路还很漫长。
除上述踩雷事件曝出风险外,长安信托此前还有多只产品也出现过兑付危机。据不完全统计,长安信托旗下还曾有数只信托违约,涉及融资方包括山西联盛、南京建工及其控股子公司、南京丰盛产业等。
接连踩雷也使长安信托业绩承受不小压力。根据银行间市场披露数据,2022年度长安信托实现营收15.40亿元,同比下降29.35%;实现净利3.15亿元,同比下降41.7%。
不少业内机构认为,虽然近几年长安信托屡次踩雷与外部环境恶化有很大关联,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其业务选择和风控把握问题出现了很大偏差。未来,长安信托如何规划改革转型,合理解决风险事件,切实履行好其管理职责,从而摆脱目前困境,《每日财报》也将持续关注。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