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
周四晚,美国银行股全线大跌,KBW银行指数下跌约7.7%,创下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国四大银行——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整体市值更是在一夜之间“蒸发”524亿美元。
这背后,与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下称SVB)遭遇资金流动性风波有着密切关系。
周四晚,硅谷银行突然宣布,它将通过出售可转换优先股与普通股等方式筹资22.5亿美元,此次筹资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硅谷银行为了应对资金流动性压力,出售210亿美元证券组合(主要是长期美国国债与长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此举导致18亿美元亏损。
这令金融市场突然意识到这家美国排名第16位的大型银行正面临潜在的业务风险。受此影响,周四晚硅谷银行股价大跌约60%,市值蒸发约96亿美元,创下1988年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硅谷银行流动性风波还在持续发酵,尤其在对冲基金Coatue、风投机构USV、投资机构Founder Collective等数十家风投公司纷纷建议所投资的企业从硅谷银行撤离存款资金后,硅谷银行所面临的挤兑风险突然升温,甚至触发美国大型银行股价集体遭遇恐慌性抛售。
那么,作为一家长期稳健经营,且在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领域极具声誉的金融机构,硅谷银行突然遭遇流动性风波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硅谷银行流动性风波探因
过去40年,硅谷银行是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服务最活跃的金融机构之一。目前,硅谷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2120亿美元,位列美国银行业第16位。
不同于传统大型银行,硅谷银行的主营业务相当“另类”——专注向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过桥贷款、经营性贷款等投融资服务。
尤其是硅谷银行开创的投贷联动模式,一度成为传统银行扶持高科技初创企业发展的“典范”。
具体而言,硅谷银行在向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同时,会用自有资本买入这些企业的少部分股权(或认股期权)。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发展,硅谷银行不但成功收回贷款并获取可观的利息收入,还能通过企业股权增值获取丰厚的股权投资收益。
“事实上,很多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在做大做强后,为了感谢硅谷银行对他们早期发展的投融资支持,会将大量资金存放在硅谷银行,既可以助力硅谷银行支持更多初创企业成长,又能获取较高的存款利息收入。”一位熟悉硅谷银行运作的美国创投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众多美国创投机构也将硅谷银行视为类PE机构,通过向硅谷银行存款进行“投资”以获取相对安全的投资回报——毕竟,相比PE/VC机构的纯股权投资,硅谷银行的投贷联动模式(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令投资安全性更高。
但是,硅谷银行此次遭遇陷入资金流动性风波,恰恰是因为它过度依赖科技企业存款。
具体而言,由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导致去年以来美国IPO市场不景气,众多高科技初创企业不得不从硅谷银行持续抽走大量存款支持自身业务运营,导致硅谷银行存款流失加剧。
其结果是硅谷银行只能抛售210亿美元长期资产支持抵押证券补充资金流动性缺口,却遭遇约18亿美元亏损。
此外,美国经济衰退导致众多高科技初创企业经营困难,令硅谷银行面临更大的贷款损失风险与坏账拨备压力,迫使它不得不紧急增发出售股票“提前补充资本金”,一面为坏账拨备做“准备”,一面需补充上述18亿美元投资亏损,导致其资金流动性风波骤然升级。
记者还获悉,当前硅谷银行持有约910亿美元长期美国债券与资产抵押支持证券,随着美联储大幅加息令这些长期债券价格大幅回落,硅谷银行的这笔投资账面浮亏日益扩大,令资金流动性问题“雪上加霜”。
多位华尔街金融机构交易员认为,相比硅谷银行面临的投资亏损,挤兑风险才是导致硅谷银行股价大跌的根本原因——随着对冲基金Coatue、风投机构USV、投资机构Founder Collective等数十家风投公司纷纷建议所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从硅谷银行撤出存款,局面骤然恶化,当晚硅谷银行股价骤跌约60%,甚至拖累美国银行股集体大跌。
“由于这些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硅谷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风波骤然演变成潜在的挤兑风暴,导致投资机构纷纷恐慌性抛售硅谷银行股票,大量企业开始从硅谷银行紧急撤出存款资金。且硅谷银行股价越跌,市场对硅谷银行挤兑风波的担忧越大,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前述美国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周五越来越多美国高科技企业开始从硅谷银行紧急撤走存款资金,令其挤兑风波越演越烈。截至周五18时,硅谷银行在周五亚洲交易时段的股价继续下跌逾20%。
“这令华尔街变得更加紧张——他们的观点是过去逾40年保持稳健经营的硅谷银行都突然遭遇流动性风波,其他大型银行或许也隐藏着未知的业务风险。”他指出。
Bruyette & Woods资管机构主管R.J.Grant指出,硅谷银行紧急售股募资行为令所有人都对这家银行的存款状况感到紧张。很多机构投资者不太想持有某些银行的股票。市场被吓坏了,因为SVB历来是一家运营良好的大银行。如果它也出现业务风险,人们就会想,其他中小型银行得有多糟糕。
硅谷银行自救能否“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硅谷银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
周四晚,硅谷银行表示他们已与股权投资机构General Atlantic 达成协议,后者将认购硅谷银行约5亿美元普通股。
当晚,硅谷银行还向投资者致信表示,出售股票筹资行为将带来现金流动性、盈利能力与财务灵活性的改善,增强硅谷银行财务状况与客户支持能力。
但是,这能否挽回资本市场与企业客户的信心,仍是未知数。
本周,穆迪已下调硅谷银行(SVB)的信用评级,理由是SVB资金与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发生了“重大变化”。
“事实上,资本市场意识到,硅谷银行或许还隐藏着其他风险。”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比如在美国,逾半数生命科学等高科技企业客户都是硅谷银行的客户。但随着IPO市场持续低迷与企业股权融资遇冷,这些初创企业正日益遭遇资金枯竭压力,一旦这些初创企业最终破产倒闭,可能将给硅谷银行带来更大的信贷坏账风险。
他直言,目前不少华尔街对冲基金正密切关注硅谷高科技初创企业的最新裁员状况,作为他们预判硅谷银行信贷损失风险高低的重要依据。
此外,不少华尔街投资机构还发现硅谷银行可能存在巨大的资金期限错配风险——在2019-2021年美联储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国高科技企业大规模举债募资期间,硅谷银行从高科技企业吸收大量短期存款,令其存款额从2019年四季度的61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四季度的1890亿美元,平均利息成本仅为约0.25%。
为了获取较高的利差收入,硅谷银行却将这笔存款大量投资长期债券资产,比如硅谷银行的长期HTM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13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四季度990亿美元,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硅谷银行还累计买入880亿美元的10年期以上抵押贷款,平均收益率为1.63%。
如今,这种疯狂的“借短投长”操作正面临两大风险,一是越来越多高科技初创企业急于抽走短期存款以维持业务运营,导致硅谷银行不得不亏损抛售长期证券筹资“填补流动性缺口”,造成更大的投资损失;二是美联储大幅加息令长期债券资产估值持续下跌,给硅谷银行借短投长操作构成更高的账面损失。
“现在华尔街讨论,按硅谷银行此前出售210亿美元长期固收资产造成18亿美元亏损计算,若硅谷银行因挤兑压力抛售所有长期HTM抵押贷款支持资产与国债后,其实际损失可能达到约150亿美元,考虑到硅谷银行市值仅有160亿美元,这意味着它实际价值所剩无几。”前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指出。这驱动更多投机资本疯狂沽空押注硅谷银行股价大跌。
在他看来,目前硅谷银行能否力挽狂澜,关键在于它能否迅速遏制潜在的挤兑风暴。
目前,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从硅谷银行抽离资金状况正变得愈演愈烈。
周四晚,硅谷银行CEO贝克尔(Greg Becker)致信投资者直言:“尽管创投业务布局进展符合预期,但客户的现金消耗仍然很高,2月份现金消耗进一步增加,导致存款低于预期。”
所幸的是,多数华尔街分析师不认为硅谷银行会变成“雷曼兄弟”,进而引发美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卡西迪(Gerard Cassidy)认为,硅谷银行流动性风险不大会产生太大的溢出效应,因为与硅谷银行相比,其他华尔街大型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零售存款,不会像硅谷银行遭遇科技企业大规模存款抽离状况。
Odeon集团银行业分析师迪克?波夫(Dick Bove)指出,市场对硅谷银行困境的担忧,以及对美国银行业的担忧都被“夸大”,没有理由感到恐慌。
“但更多资本仍可能从美国区域性中小银行撤离,因为硅谷银行所遭遇的流动性风波,令投资资本意识到美国区域性中小银行因业务结构独特性,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前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指出,这恰恰又给华尔街大型银行兼并收购扩大自身业务版图创造新的契机——此前每逢美国中小银行遭遇风险,华尔街大型银行都会通过兼并重组持续做大做强,成为最终的大赢家。
(作者:陈植 编辑:周鹏峰)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