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钠离子电池赛道越来越热闹。多家头部公司在钠离子电池0到1的道路上公布重大进展。
2月23日,中科海纳一口气推出三款钠离子电芯产品,其中一款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55Wh/kg,正逐步拉近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差距。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与合作方一同推出的首台装载钠离子电池试验车也同时亮相。
除了中科海纳外,多氟多近期也传出钠电池产品已向市场推出,并“上车”试验,这也令该公司股价22日一度出现7%以上涨幅。宁德时代近日也透露开发出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将钠离子与锂离子电池混搭。
在业内看来,赛道玩家陆续公布重大进展,这也意味着钠电池商业化已现“临门一脚”时机。不过,考虑到成本情况,钠离子电池最终量产进度还需要看锂价“脸色”。
头部玩家进展迅速
据记者了解,中科海钠今日推出NaCR32140-ME12圆柱电芯、NaCP50160118-ME80方形电芯及NaCP73174207-ME240方形电芯三款产品。三款电池能量密度在140Wh/kg-155Wh/kg之间。
中科海钠方面称,正与多家企业推进合作,此次推出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将应用于两轮车、乘用车、商用车、家庭及工商业储能、规模储能等领域。
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介绍,该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以铜基层状氧化物正极和煤基无定形碳负极为核心,基于材料体系特性,面向市场主流需求,首批推出三款电芯产品,该产品具有长寿命、宽温区、高功率等特征,可实现规模化量产。
同时,中科海纳还将首辆搭载钠离子电池试验车“搬上台面”。据悉,此次装车试验的思皓新能源花仙子首次应用蜂窝电池技术的钠离子电池包。该款车型续航里程为252km,电池容量为25KWh,快充充电时间为15-20分钟。据了解,思皓是江淮汽车和大众合资品牌。
近期,钠离子电池赛道颇为热闹。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日前再次重申,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据宁德时代方面透露,公司已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既可应用于各种交通电动化场景(包括二轮车),尤其在高寒地区具有突出优势,又可灵活适配储能领域全场景的应用需求。
同时,据该公司透露,其开发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将钠离子与锂离子混搭,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现阶段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其高功率、低温性能好的优势。
除了两大头部玩家之外,多氟多近日也公开透露,公司在2022年已拥有层状氧化物钠电第一代产品,2023年将推出层状氧化物钠电第二代产品以及聚阴离子钠电第一代产品。据该公司透露,现在已经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
这一消息也令多氟多股价22日出现异动。当天,公司股价一度涨逾7%,同时也带动立中集团、同兴环保、传艺科技等公司跟涨。
材料端已经具备量产产能
在业内看来,国内锂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未来或将进一步牵制电池产业发展。而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廉,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与锂电的差距逐渐拉近,高倍率耐低温更安全的特性较锂电具备独特优势。
根据机构测算,当前钠电池理论价格大约为1.09-1.23元/Wh,性价比较低,而随着2023年内各环节产能释放,预计2023年底和2025年钠电池成本有望分别降至0.85/0.62元/Wh。
纵观国内钠电池材料端量产时间看,均指向了2023年。因此,市场普遍预计,钠离子电池有望于2023年初步形成产业化。
中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钠电池前驱体材料已逐步工业化小批量出货。客户包括LG化学、厦门钨业、特斯拉、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天津巴莫、三星SDI等。
容百科技也透露,现有钠电正极产能约1.5万吨/年,明年规划钠电正极产能是3.6万吨/年。钠电正极明年出货量是根据具体放量节奏。该公司目前主要是在层状氧化物钠电正极进行突破。
浙商证券一份研报认为,钠电池性能有望快速突破,2023年有望加速量产,看好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铝箔、电池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
量产进度还需看锂价“脸色”
在去年碳酸锂价格持续“高烧”时,市场一度将钠离子电池视为“替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
不过,随着市场对钠离子电池认识进一步加深,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替代”转变为“局部竞争”,亦或是互补关系。
在一位头部正极材料厂商人士看来,得益于材料成本较低和性能特点,钠电池有望与锂电池形成应用领域的互补。据他表示,目前为止,钠电池的产业化进度较为理想,目前已有MWh级别的储能电站投入运营。该人士预计钠电池将在电动两轮车、偏小型储能和低速四轮车领域先行应用。
国联证券也认为,钠离子短期应用场景主要有三个方面:预计在两轮车领域凭借较铅酸和锂电更高的性价比,会率先快速替代;储能领域凭借安全和耐低温的优势,率先应用在对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求较低的用户侧储能、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乘用车领域通过钠锂混搭技术有望覆盖65%纯电乘用车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钠离子的商业化进程还得看锂价“脸色”。国联证券一份研报显示,预计2023年内锂价或将在40-45万元/吨左右高位震荡,首批量产的钠电池可具备较明显价格优势。该机构预计,2026年碳酸锂价格或将维持在30万元/吨以上,并且只要2026年碳酸锂价格在15万元/吨以上,钠电即有望具备较大产业化窗口。
而根据2月22日最新报价,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经跌至42.25万元/吨,而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39.5万元/吨,已经跌破40万元/吨。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