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晓京
吃面包疑似吃到“刀片”,这可能是桃李面包上市以来,遭遇到的最大一次食品安全危机。
公司昨日已经火速澄清,且已经报警,誓要查一个水落石出,强硬态度惊诧众人。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只是希望能轻轻松松,吃上一口安全的面包。
刀片面包?
吃桃李面包时疑似吃到“刀片”,辽宁一消费者将这一过程拍成视频发布后,马上冲上微博热搜。
短保面包、约2厘米长的生锈美工刀片,两个关键事物同时出现在视频中,立即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开始为食品安全担忧:难道安安心心吃一块面包,也成了奢望?
20日上午,桃李面包(603866.SH)在官方微博贴出了《情况说明》,排除面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金属刀片的可能性,试图安抚消费者情绪,但随后删除。
当日午间,公司在澄清公告中提出两点,一是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使用该类刀片的工艺环节,且金属刀片经过从面包原料从搅拌到装箱14道工序,也不可能再完整存在,出厂还有金属检测程序;第二,公司已向事发地警方报警,并申请立案调查,相关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
尽管如此,面包里的刀片究竟来自哪里,消费者依然忧心忡忡。
在此之前,桃李面包也屡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面包保质期内发霉、吃出异物、出现活虫等等,涉及切片面包等产品,一般终端商家处理方式是退款或和解。
但这一次,可能不会那么简单。据当事人昨日对媒体透露,事前桃李面包方面曾多次找她协商,还希望一同报警、去工商局协助调查。
东北告急
比起突然爆发的“刀片面包”事件,让近5万股东更懵的是,公司在东北市场的发展失速。
桃李面包起家于辽宁丹东,采取中央工厂+批发模式,以短保面包作为核心产品迅速崛起。
起于东北、兴于东北,东北市场在公司的位置相当重要,一直是稳定营收大盘的核心。
2021年,东北市场收入28.80亿元,占比公司收入的45.56%。2022年1-6月,所占比重仍高达42.14%。
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了东北市场收入增速下滑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东北市场收入增速都在双位数以上,2020年成了分水岭,当年增速仅5.14%,较上年大降9.07个百分点。
如果说,2020年的疫情复发,对东北市场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可在这之后,状况仍没能得到改善。
2021年、2022年上半年,东北市场收入分别实现28.01亿元、1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2%和2.04%。尤其2021年,该区域市场毛利率较上年减少1.95个百分点,至26.30%。
公司早已剑指华南市场,那里稠密的人口和消费购买力,才是公司未来的业务重心。2021年,华南地区收入实现5.09亿元,同比增长15.48%,在公司收入中所占比重仅8.53%,毛利率仅3.74%。
增收不增利
作为国内最大的短保面包品牌,桃李面包的生产基地覆盖全国20多个区域,30多万个终端。2021年末,整体产能超过40万吨,公司还正在沈阳、广西等地新扩产能近30万吨。
对规模的追求,驱使公司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然而,规模的增长,并未带来业绩的同步增长。
在1月披露的2022年业绩快报中,公司再次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之中。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86亿元,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4%、-15.11%。
公司认为,主要是终端配送成本增长、原材料价格上涨、汇兑及理财收益减少,以及本期购买商品期货合约产生投资损失等因素,影响了利润。
实际上,这种挑战自公司2015年上市后就已显现,其收入增速在2016年达到高峰,为28.95%。之后逐年下行,2020年降至5.66%。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亦在上下频繁波动。
近年来,中国面包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市场规模2021年达到438.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94%。前景光明,留给桃李面包的考验却越来越严峻,尤其进入华南、华东市场之后,与宾堡、山崎、达利等短保品牌短兵相接,一招鲜已不能吃遍天。
首先是公司的业务、产品结构单一。截至2022年上半年,短保面包产品在公司收入结构中占比超过9成,月饼、粽子等产品占比很少,很难与达利等企业全面抗衡。
另外,在南方地区密集的连锁便利店里,出售的鲜食产品,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桃李面包的下半场,注定不会轻松。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