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水井坊那样3年5倍的神妙之笔,也有屡次走眼之时。
外资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长期以来,一些知名QFII在A股的投资也颇受国内投资者特别是一些价值投资者的追捧。
不过,通过梳理2013年至2018年高盛在A股二级市场的相关投资,《红周刊》记者却发现,和这家国际大投行在A股Pre-IPO市场动辄几十倍的超级暴利相比,高盛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虽然也有3年5倍的可圈可点之处,但也有屡次走眼之时。而且,高盛投资的相关A股公司,处于资本运作阶段的地方国企占比较大,而这种特点的股票,具有国际大投行背景的QFII无疑有近水楼台之便。
偏爱资本运作中的地方国企
根据红周刊记者的统计,2013年至2018年,知名QFII高盛在43只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列表上出现过。进一步的梳理则可发现,高盛的选股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首先,高盛偏爱资本运作股。统计发现,在高盛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前后,6成以上的标的公司正在进行资本运作,或涉及并购,或涉及定增,或两者兼而有之。
其次,高盛青睐国企,占比近6成。而且,在这6成的国企中,地方国企过半。而地方国企改制和并购的相关操作正是高盛的强项,典型的就是当年中金系的鼎晖投资和高盛一起参与的双汇发展的国企改制和相关收购。
第三,从统计结果来看,高盛表现出一定的行业偏好,基建类占比最高,占比近4成,其次是消费。
集中体现了高盛的投资偏好的案例是水井坊——3年涨幅近5倍,这也是高盛在A股二级市场买入的标的中最赚钱的一只。
2013年国际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成为水井坊的实际控制人,并在之后更换了洋高管。但是,在帝亚吉欧入主水井坊前后,该公司的经营却不断恶化,并在2015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价也跌跌不休。
2015年一季度,水井坊扭亏为盈;2015年二季度,高盛在当年的水牛行情的顶点进入水井坊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有234.43万股,当时的股价大概在9.1-16元之间。此后,高盛的操作以加仓为主,并于2017年二季度持股数达到顶峰,达1198.57万股,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
而从股价走势看,水井坊虽然在股灾中大幅下跌过两个月,最低达到过6.18元,但从2015年9月开始直到2018年二季度,该公司股价总体保持向上的趋势,最高达到59元。2018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高盛在高位连续减持,持股数降至370.95万股。
也曾屡次走眼
不过,高盛在A股二级市场的操作并非总是如此神妙。
首先,在高盛买入的涉及并购的相关股票中,有一些也中途夭折。
以北京市国资委下属的首钢股份为例,高盛在2015年四季度进入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此时,首钢股份正在筹划一起金额约110亿元的定增,2016年一季度,高盛退出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在该统计区间,首钢股份涨幅约为26.68%。2017年3月,首钢股份定增流产。
与此类似,山东省国资委下属的兖州煤业于2016年6月14日公布了一则涉及金额约68亿元的并购。2016年二季度,高盛成为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395.47万股。但是,2016年最后一个自然日,兖州煤业公告停止实施该并购方案,但高盛在2016年三季度就已经退出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在此区间,兖州煤业最大涨幅为16.25%。
其次,高盛也有走眼的时候。
2015年四季度,高盛首次成为万达电影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约74.4万股。但是,在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万达电影股价就迎来暴跌,并一路阴跌至今,较2015年12月31日收盘价已跌去7成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盛进入万达电影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后,万达电影在2016年2月停牌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当年8月,此项重组失败。
不过,从2016年一季度开始,就再没有在万达电影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看到高盛的身影。由于万达电影2016年一季度第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数超过了高盛在2015年四季度的持股数,因此,高盛既有可能在遇到黑天鹅事件后就迅速斩仓出局,也有可能或全仓或减仓高位站岗至今。不过,从《红周刊》记者梳理的相关数据来看,高盛迅速斩仓出局的概率应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