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几个交易日,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业绩“变脸”成“连环炸”之势,炸得市场猝不及防。
据Wind公开数据,截至1月31日10时,358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2488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281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修正预告有玄机
据记者初步统计,上述281家公司中,66家公司的修正幅度尤大,变动幅度超过66.67%。
而在这66家公司中,只有极少数公司盈利情况向好,59家公司的业绩都是越变越糟,其中包括53家由盈转亏和6家利润跳水的公司。
ST冠福和盾安环境是由盈转亏的“变脸”代表。
1月28日,ST冠福公告称,修正2018年业绩,从此前预计的盈利4亿元至5亿元,调整为预计亏损23亿元至28亿元。
ST冠福表示,业绩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控股股东违规事项导致公司需计提坏账损失和或有负债预计25.49亿元。记者注意到,2012年至2017年,ST冠福的归母净利润均为正。
同日,盾安环境公告称,预计2018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9.5亿元至22.5亿元,而此前三季报中,盾安环境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6460.11万元至9228.73万元。
盾安环境表示,业绩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由于暂停节能业务技改扩能投资及淡季储煤等事项,计提了高达13.9亿元的减值准备;二是资产处置损失,合计约2.92亿元;三是商誉减值,共计7514.1万元;四是冷配业务下滑明显,预计利润同比减少9997.01万元。
6家利润跳水的公司中,通达股份堪称典型,其业绩大幅跳水,勉强才保住盈利。
1月29日,通达股份公告称,因计提资产减值7537.86万元,导致2018年归母净利润降为0万元至360.8万元。此前,通达股份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4811万元至5412万元。
而久其软件则是受累于商誉。
1月30日,久其软件公告称,因公司数字传播业务毛利下降,且业务融合效益未达预期,公司全资子公司计提3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受此影响,2018年归母净利润从预计的3.1亿元至3.6亿元,降为1000万元至1亿元。
记者初步统计后发现,上述59家业绩“炸雷”的公司,有42家给出的原因与商誉有关,比例高达71%。
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对记者表示,企业收购的目的之一就是吸收被购企业的利润,从而提高自身总体利润,但在并购过程中,高溢价容易产生高商誉。一旦这些收购标的没有完成业绩承诺,则存在商誉减值的可能,这将对上市公司净利润产生影响。
此外,也有寥寥几家公司业绩显著好转。
6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还有1家公司盈利大幅提高。
扭亏为盈的公司中,既有身负保壳压力的,例如*ST云网,也有“天降横财”的,例如维信诺。
*ST云网此前在2018年三季报中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1800万元。而1月24日的修正公告显示,*ST云网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500万元至1470万元,或能实现“摘星脱帽”。
维信诺此前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5亿元至-4亿元,而1月30日,维信诺又表示,因控股孙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申请2018年下半年度政府补助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250万元至4000万元。
受益于并购,亚夏汽车盈利大幅提高。
1月29日,亚夏汽车公告称,因2018年底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由4407.21万元至6610.82万元,调增到11亿元至11.6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制表:邹煦晨
扭亏与近三年首亏
除了业绩预告“变脸”,结合前两年业绩来看,还有不少公司在2018年画风急转。
据记者初步统计,2016年和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正,但2018年最新业绩预告为负的公司,一共有323家,约占上述2488家公司总数的13%。
从亏损原因来看,上述323家公司中,有143家在公告中提及商誉,54家提及应收账款,23家提及长期股权投资。
从行业来看,这323家公司,有10个行业的公司数目在10家以上,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6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家)、医药制造业(1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8家)、通用设备制造业(16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14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家)、批发业(10家)、汽车制造业(10家)。
如,仁智股份1月30日晚间公告称,因坏账损失及计提等原因,2018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64亿元至-5.1亿元,此前预计为-8000万元至-5000万元,而2016年和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2.35万元和186.32万元。
数据来源:Wind 制表:邹煦晨
此外,还有156家公司预计2018年业绩扭亏为盈,给遭遇“连环炸”的市场带来一抹暖色。
比如,深圳惠程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而2018年业绩预计为4.1亿元至4.6亿元。
对此,深圳惠程于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为三点,一是2017年12月底完成对哆可梦的收购,2018年度哆可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二是投资业务实现较好的投资回报;三是公司转型升级后,预计2018年电气业务业绩将好于2017年。
(国际金融报记者 邹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