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提现再次延期近一个月,有司机十几万提不出来;与乐视经济纠纷仍在继续
“我有三万多在易到账户里,但我不担心。”易到司机任师傅介绍,“有不少司机选择了退出,签订合同后就可以把钱拿出来,但这意味着以后就没有机会加入易到了。”本应于1月25日恢复“车主提现”的易到,却因乐视债务纠纷未解,恢复提现再次延期近一个月。对此,许多易到司机议论纷纷。
此前的1月21日,易到控股股东韬蕴资本发声:易到仍有34亿元负债。“后妈”韬蕴资本更表示,近期整体融资市场不景气,其难以再向易到进行持续性投入,其愿意“半价”出让易到股份。
一石激起千层浪,刚走出高管“磕头门”阴影的易到,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作为中国专车鼻祖,易到真是“成也乐视,败也乐视”。如今乐视余波未平,创立8年的易到或再度易主,但在网约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两位接盘侠纠缠未清,“三手”易到何去何从?
延期恢复提现,有司机十几万提不出来
“易到应该给我颁个奖,这么多年我没在别的平台上接过一个订单。”易到司机刘师傅说,2013年他就一直通过易到平台接单,他笑称自己是易到最忠实的司机。
刘师傅介绍,以前易到是每周五可以提现,但新司机第一个月要干满20天后才可以申请提现。“我现在有半年没提现了,都是搭上油钱在干。不过我还好,只有六七万,有的司机十几万都提不出来。”
刘师傅的车是租的,“前段时间暂时不能提现,我也没心情跑了,就只把车的租金拉出来,但费用还是得自己垫付。”
加入易到半年的任师傅介绍,虽然不能提现,但司机可以去公司领一些加油补助。
随着2018年底网约车合规化推进,以及易到“提现难”迟迟未解决,易到的司机也少了许多。“平台接单的司机比以前少,竞争小了,生意比以前好了一些。”
司机减少的另一面,可能就是乘客用车等待时间的增加。1月22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十里河地铁站附近,通过“易到用车”APP来打“易达”车型的车,连续叫车半小时未有司机师傅接单,之后又连续叫了10分钟“专车”才有车接单。
据记者了解,“易到用车”有出租车、易达、专车、商务四种类型可以选择,“易达”曾是易到力推的服务,但如今鲜有人接单。“现在易达的车型基本打不到。”刘师傅说。
易到行程单显示,十里河地铁站到幸福大街公交站,全程4.5公里,用时17分钟,费用74.2元,比预计费用多了一倍。对于打车费用过高,司机说“其实不算高,因为在平台上充钱有返费。”
“易到车真不好打了。去年11月前还好,11月后就感觉车很少了,早中晚高峰都打不到易达车型。易达车型从家到公司要20多元,如果是舒适豪华车则要70多元,有这个钱,我坐啥车不行?”用户林先生表示。
乐视余波是压死易到的“稻草”?
易到命途多舛。2010年5月,周航、杨芸、汤鹏三人在北京创立易到用车,被业内称为中国专车鼻祖。
2015年10月,乐视用7亿美元买下了易到70%的股份,取得控股地位。“后妈”乐视曾希望易到提升乐视汽车生态中的社会化运营环节。可乐视的“带资进组”并没能扭转易到的局面,反而给它埋下了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索”。
后来的乐视风波令易到再次易主。2017年4月,周航斥乐视挪用易到13亿资金,当时乐视控制下的易到官微用“农夫与蛇现代版”的措辞来回应周航的指责。再后来,周航团队被传退出易到。2017年6月,易到公告显示,易到股权做出重大变更,乐视不再是易到控股股东,随后韬蕴资本接手。
但此后的交接并不顺利,并与提现延迟、打车难等连锁反应难脱干系。
2018年12月,乐视控股债务处理小组表示,在乐视与韬蕴资本达成收购易到的交易协议之后,韬蕴资本至今未向乐视方支付任何交易对价以及完成抵债等协议约定的义务,导致了涉及几十亿元的经济纠纷。
随后,韬蕴资本方面对入主易到未向乐视支付款项一事作出回应。韬蕴资本称,因为这是一次承债式交易,当时乐视控股及贾跃亭在交易文件中承诺易到债务规模是23亿,而韬蕴资本入主易到后陆续发现债务规模在50亿左右。
乐视遗留的债务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韬蕴资本表示,截至2018年12月,对比初始值,帮助易到降低负债近30亿,降低用户余额近12亿元,提升净资产26亿元。易到现有34亿元负债中28亿元为韬蕴资本向易到的垫款,韬蕴资本接手易到不到两年解决了近60亿元债务问题。
1月28日,乐视控股发声明称,“韬蕴资本将易到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再次无耻地‘甩锅’给乐视控股,是恶意中伤,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易到目前的处境,独立分析师唐欣认为,“易到几度易主的关键还是在于其自身的独立经营能力不足,过于依赖投资方,被牵着走,自身战略难以执行。”
此前,让很多易到司机兴奋的消息是易到于1月25日恢复线上提现。易到车主端也显示,目前,韬蕴资本正全力推进乐视及贾跃亭债权追回工作,预计春节前,相关债务纠纷将得到解决。现在来看,车主还得再等等。
成立8年,易到“上市梦”终未圆
接盘侠韬蕴资本入主易到,正如其自己所说,“网约车这种讲究布局的产业当中,韬蕴资本的能力犹如沧海一粟。”
此前2018年8月,赫美集团公告称,已与韬蕴资本签署了战略协议,三个月内收购公司不低于5%的股份,筹划收购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到主体)股权。
然而该事项因协议各方后期沟通阶段就交易具体方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2018年11月15日,赫美集团公告称,鉴于资本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发生变化,继续推进上述合作事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东方车云拟独立进行境内或境外IPO申报,所以终止了与韬蕴资本战略投资合作。
事实上,韬蕴资本接手易到付出的努力不止于此。2018年4月,中信银行与易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信银行子公司信银投资持股易到18.18%的股权,双方在车主金融、消费金融、信用卡等零售业务,以及投资咨询和大数据等领域展开合作。当时此举被视为易到进入国家队,步入正轨。
韬蕴资本CEO温晓东更是邀请原百度外卖董事长巩振兵加盟易到,出任CEO,全面负责易到的运营及管理事务。韬蕴资本对巩振兵给予厚望,认为其“会带领易到迈向一个新的高峰”。然而2018年11月高管“磕头门”事件,令易到站在风口浪尖。
成立8年,易到“上市梦”始终难圆。2016年3月,时任易到CEO周航对外宣布:易到用车正在拆分VIE,启动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计划。然而陷入各种风波的易到至今未能上市。
2017年初,部分易到司机在易到办公区讨薪,易到“资金链断裂”的传闻甚嚣尘上。当年3月,易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目前易到经营状况非常良好,融资也在顺利推动中,近期将启动上市计划。此后乐视与易到风波愈演愈烈,上市计划无疾而终。
“易到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网约车操盘难度很大,资金需求大,本来就是个小概率成功的事情。另一方面,易到几次交割都遇到意外,比如贾跃亭乐视风波,以及这次大环境导致融资出现问题。”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这样认为。
难觅新接盘侠,易到驶向何方?
出生于1983年的韬蕴资本CEO温晓东在资本市场颇为神秘,根据企查查工商信息,温晓东控股72家企业,涉及出行、影视、旅游、房地产、农牧业、新能源等领域。韬蕴资本曾是乐视及贾跃亭的盟友,如今反目成仇。温晓东也因乐视余波成为了“老赖”,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此番公开出让易到股权或是迫不得已。
曾经对网约车行业信心满满的韬蕴资本承认,“未来网约车市场的参与者中很难有韬蕴资本的角色”。韬蕴资本认为,“未来是属于能够充分挖掘用户价值的人(金融服务业)、能够充分发掘运力价值的人(汽车产业)以及能够充分进行碎片化整合的人(城市生活服务业)。”
韬蕴资本表示,“易到目前开展业务的城市100余个,拥有城市牌照60余个,数千万注册用户,数百万注册司机。现在愿意以一半的价格出让易到股份”。对此,易到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易到的出路无非就是卖身或者融资。不容易,但很有希望,因为价值本身还在。”丁道师表示。
如今出行市场变幻莫测,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滴滴,依旧是处于亏损之中。美团虽获得多地网约车牌照,但高额的成本令其对开城望而却步。
挑战与机遇并存。出行“黑马”哈啰出行却大力拓展网约车与顺风车领域,接入嘀嗒出行与首汽约车的哈啰出行,春节前也将杀入顺风车领域攻城略地。此外,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集团、首汽集团、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等车企宣布进军网约车市场。未来专车市场将有一场厮杀。
唐欣认为,“易到需要依靠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把自己的战略和主业能拉回正轨。出行行业随着大规模补贴的退出,市场机会是有的。不排除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收购易到快速进入。”
“我们对易到都有信心,因为用易到的司机一直在易到,易到的忠实乘客也一直在用易到,只是它现在有困难了,没办法,希望它能好吧。”易到老司机刘师傅甚是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