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吴婷
康得新(002450.SZ)日前深陷财务造假危机,祸及东旭光电(000413.SZ),令其股价一度“闪崩”。
大量货币资金闲置、应收账款增加、经营性现金流负数、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是它们共同特征。东旭光电会不会是下一个康得新?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8年来东旭光电营收净利呈现“过山车式”增长,且从2016年开始,其业绩增速则明显放缓。股价也一度从2016年9月起一路下行,从最高价17.33元跌至最近一个交易日仅4.64元,跌幅达73.23%。
2018年三季报显示,东旭光电营收净利虽有涨幅,但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5亿元,比2017年同期锐减201.32%。与此同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合计为172.7亿元,占同期流动资产的39.47%。
除了业绩增速放缓和应收账款暴露风险外,东旭光电财报同样也令人生疑。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215.08亿元,占总资产的31.95%。
然而,东旭光电同期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达156.68亿元,占总负债348.55亿元的44.9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旭光电账面有215亿元的巨额货币资金,且受限货币资金比例较少,但却仍在靠发债融资,用于回购上市公司股票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长江商报记者发函至东旭光电,但截至发稿时止,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一位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东旭光电频繁变动的财务总监,账上拥有215亿元现金仍发债来补充流动资金,有业绩造假的嫌疑。
8年营收净利“过山车式”增长
深陷财务造假危机的康得新,1月11日、1月14日、1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1月17日,东旭光电股价也一度闪崩,跌幅最高超过5.34%。股价从1月16日开盘价4.90元,跌至1月17日收盘价4.61元。两日跌幅达5.92%,市值蒸发16.62亿元。
大量货币资金闲置、应收账款增加、经营性现金流负数、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是它们共同特征。
成立于1992年的东旭光电,其自称为“国内领先的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商及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业务涵光电显示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研发及制造等。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2010年,公司引进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旭集团”)。实现产业转型后,东旭光电一跃升级进入国家新兴产业。
至此,东旭光电业绩也增长迅猛。2010年,公司总营收7835.3万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594.5万元,同比增长118.35%。到2017年年末,东旭光电总营收已达173.36亿元,净利润达17.44亿元。8年时间,营收增长221倍,净利增长294倍。总资产从2010年的3.7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676.83亿元,总资产增长了180.49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8年时间,东旭光电营收、净利增幅数据波动较大。财报数据显示,2010年—2017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6.3%、33.28% 、645.92%、19.64%、130%、190.5% 、48.41%、127.15%;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04.68%、 680.01%、1103.88%、158.86%、138.46%、182.84%、-6.51%、33.75%。
可以看到,东旭光电营收和净利增速呈现出“过山车”式增长。而从2016年开始,东旭光电业绩增速则明显放缓。
2018年前三季报显示,东旭光电总资产减少1.9%,营收增速为108.24%,净利润增速为24.6%。
与之对应的,东旭光电股价也是从2010年最低2元多,一路上行至2016年。但从2016年9月起,东旭光电股价开始一路下行,从最高价17.33元跌至最近一个交易日仅4.64元,股价重回2013年,跌幅达73.23%。
172亿应收、存货占同期流动资产近四成
在财报中,东旭光电表示,2018年是砥砺前行的一年,在公司董事会、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等核心业务的发展,使各项业务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东旭光电总营收为172.64亿,同比暴涨108.24%;净利润为13.15亿,同比上涨24.6%。其中,预付款为39.78亿元,与2017年年底的20.21亿元相比,增长96.81%,与2016年年底8.62亿元相比,增长了361.48%。
如此多的预付款,是否预示着公司的流动资金很充足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东旭光电经营性现金流出现巨额减少。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锐减210.32%。
分类来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7.58亿元,较上期的98.59亿元增长44.48%。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7.77亿元,较上期的82.77亿元增长47.5%;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4.46亿元,较上期的12.83亿元增长11.27%。
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金额则为182.73亿元,与上期93.91亿元相比,几乎翻了一倍。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合计有166.8亿元,占经营活动现金流支出的91.28%。
对于经营性现金流的大幅减少,东旭光电并未在财报中予以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东旭光电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皆为负数,分别为-19.15亿元和-35.99亿元。
三个现金流数据指标均为负数,不难看出,企业资金周转率偏低,债务承压。
对应的,财报显示,东旭光电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2018年前三季度该数据为108.09亿元,相比期初84.12亿元,涨幅达22.18%。此外,其他应收款和存货都出现增长。其他应收款为13.62亿元,增长19.68%;存货也从2017年年底的49.14亿元增长至50.99亿元。
按此计算,2018年前三季度,东旭光电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合计为172.7亿元,占同期流动资产的39.47%。而同期,东旭光电总资产为673.0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437.52亿元,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65%。
显然,在东旭光电资产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且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也较高。
账面资金215亿元仍发债
有息负债占总负债45%
除了业绩增速放缓和应收账款暴露风险外,东旭光电财报同样也令人生疑。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215.08亿元,占总资产的31.95%。然而,同期,公司有息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达156.68亿元,占总负债348.55亿元的44.95%。其中,短期借款64.13亿元,长期借款36.27亿元,应付债券56.28亿元。
背负如此沉重的财富负担,2018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就高达5.43亿元,与2017年同期4.12亿元相比,上涨31.8%。其中,利息费用达8.56亿元,如果不包括利息收入3.15亿元,东旭光电财务费用将会更高。
东旭光电账面有巨额货币资金,且受限货币资金比例较少,但却在不断融资和发债。
2018年12月22日,东旭光电发布公告称,拟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其中,25亿用于A股股份回购项目,10亿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为何东旭光电不用账面资金回购股票和补充资金呢,是否存在业绩造假?对此,长江商报记者发函至东旭光电,但截至发稿时至尚未收到回复。
有意思的是, 2015年12月17日,东旭光电原财务总监李泉年辞职。而且,在不到3年时间里,公司先后历经4任财务总监。2018年7月28日,公司聘任冯秋菊担任财务总监至今。
在A股市场,截至1月18日收盘,东旭光电收盘价4.64元/股。根据2018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净资产为316.75亿元,按股本57.3亿元计算,每股净资产为5.53元。股价已处于破发状态。
在B股市场,东旭光电交易价格也远低于净资产。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收盘,东旭B(200413.SZ)每股仅2.98港元,也不及每股净资产一半。
股价被市场低估,对此东旭光电表示,公司目前股价被市场低估,股票价格低于净资产。为了推动公司股票价格向长期内在价值合理回归,因此拟发行可转债主要用于回购上市公司股票。
此外,与康得新危机相似的是,东旭光电大股东也出现高比例质押。
资料显示,东旭光电第一大股东为东旭集团,持股数量为9.15亿股,持股比例15.97%,其中截至2018年9月底,期质押股份数量为7.996亿股,质押比例为87.39%。
一位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过度依赖融资,让东旭光电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包袱。“频繁变动的财务总监,账上拥有215亿元现金仍发债来补充流动资金,有业绩造假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