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周一表示,监管机构已接管了第一共和银行,这是本轮美国银行业危机中第四家倒下的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的破产银行。
财联社5月1日讯(编辑 潇湘)在勉强支撑了两个月后,风雨飘摇的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终究还是没能逃脱倒闭并被托管收购的命运……
美国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周一表示,监管机构已接管了第一共和银行,这是本轮美国银行业危机中第四家倒下的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的破产银行。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位于加州旧金山的第一共和银行今日已被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门关闭,该部门指定FDIC为接管方。
为了保护存款人,FDIC正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摩根大通银行签订一项购买和承担协议,以承担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几乎所有资产。
声明指出,摩根大通已提交了收购第一共和银行所有存款的报价。作为交易的部分,第一共和银行在全美8个州的84个办事处,将在今天正常营业时间内作为摩根大通的分支机构重新开业。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储户将成为摩根大通的存款人,摩根大通将有权利完全访问其所有存款数据。
根据FDIC的声明,第一共和国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291亿美元,总存款约为1039亿美元。除了承担所有存款,摩根大通也同意购买第一共和银行的大部分资产。
FDIC估计,其存款保险基金支出的成本将约为130亿美元。这仅仅只是一个估算,最终成本将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终止接管时确定。
FDIC的声明意味着,所有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人,包括那些超过25万美元保险限额的人,在银行当地时间今天上午开门时仍能取出他们的钱。
比硅谷银行更大的金融机构“倒下”
事实上,在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就一直在为第一共和银行的“倒下”做准备。
知情人士表示,在FDIC的呼吁下,包括摩根大通公司和浦瑞兴金融集团(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等在内的大银行,纷纷提交了提交了对First Republic Bank的竞标。FDIC当时就正准备接管和出售这家陷入困境的贷款机构。
在3月10日加州湾区的贷款机构硅谷银行倒闭后,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区域性银行数周来就始终摇摇欲坠。硅谷银行的倒闭刺激了恐慌的第一共和银行客户在几天内撤出约1000亿美元的存款。此后,该行股票已经挫跌约97%。
包括摩根大通和浦瑞兴在内的一批美国最大银行,曾试图用300亿美元的存款来支持第一共和银行,但这一切显然杯水车薪。
长期以来,第一共和银行以专注于富裕阶层这一理想客户群并取得快速增长而闻名。其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发放巨额抵押贷款,以吸引和留住富有的客户,但这些贷款的价值在过去一年已大幅下降。
截至去年年底,该行的持有至到期类证券的账面亏损约为48亿美元。此外,其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低约190亿美元。
由于第一共和银行的绝大多数存款,和硅谷银行一样都没有保险——也就是说,超过了FDIC设定的250000 美元的上限。这加剧了分析师和投资者对其特许经营权的担忧。储户也竞相挤兑,因为他们将面临无法收回所有资金的风险。
根据美联储此前发布的报告,截止去年底,美联储将第一共和银行的规模列为美国商业银行的第14位,排名尤在第16位的硅谷银行之上。
摩根大通又一次成为了救世主?
显然,此次摩根大通毅然对第一共和银行的收购,也令这家美国最大银行的掌门人杰米·戴蒙(Jamie Dimon) ,又一次扮演了美国银行业的“救世主”。
2008年,戴蒙曾两次采取行动帮助稳定了美国金融体系:当年3月,摩根大通收购了纽约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获得联邦政府290亿美元的支持;2008年9月,其又收购了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在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的案例中,摩根大通在监管机构接管这家西雅图储蓄机构后收购了它的业务,这迄今仍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案。
这两笔交易使摩根大通成为了美国最大的东海岸银行,并使其在华尔街拥有了更强大的影响力。相关的收购还让该公司背负了多年的法律和监管难题。戴蒙曾表示,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出于这些原因,他不会收购贝尔斯登。
但是这一次,摩根大通终于还是在美国银行业风雨飘摇的情况下选择了出手救急。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目前也是美国少数几家“占据”超过10%的全国性存款的巨型银行之一,根据美国法规,该行原本已没有资格收购另一家银行。但美国当局此次料将为其破例放行,知情人士已表示,如果FDIC认为摩根大通的报价有吸引力并寻求批准,美国货币监理署(OCC)随时准备迅速审查交易并做出裁决。
截止发稿,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目前在盘前跌超35%,早前一度跌逾60%,摩根大通则在盘前上涨了近3%。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