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558-138 易记网址:www.76438.com

配资利率   |     帮助中心   |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两会两个“3%”逐步释放消费潜力,长期利好大食品种业上市公司

两会两个“3%”逐步释放消费潜力,长期利好大食品种业上市公司

2023/3/14 18:17:00

红周刊 特约 | 周心钰

今年财政政策亮点,更多体现在以稳定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方式为老百姓注入现金流,将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两会报告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真意,或许就在于此。对大食品的消费,可以看得更乐观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透出重磅信息,备受老百姓和投资人关心的2023年物价水平及赤字率揭晓——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2022年的2%拟按3%安排,赤字率目标由2022年的2.8%左右提高至3%。

在笔者看来,两个“3%”的安排,有利于稳定市场消费预期,有利于强化市场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正确预期,从长期看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长线利好大食品种业上市公司。

CPI关乎千家万户幸福

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

CPI关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大消费,老百姓对大食品价格的涨跌尤为敏感。政府报告提出,2023年CPI涨幅3%左右。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涨幅2.1%,较12月回升0.3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1%,较11月上行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2%。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涨幅均在扩大,食品价格方面,鲜菜价格对CPI环比表现出明显的拉动效应。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CPI包含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8个基本分类(见表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重视的是,大食品当中又包括粮食、淀粉、干豆类和豆制品、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菜、调味品等。但是,其权重不尽相同(见表1),有研究者估算,当前食品占了三分之一,对CPI起决定性作用。更微观地看,猪肉价格,是决定食品CPI走势的重要的因素。业内有食品束缚CPI、猪价绑架CPI的说法。

CPI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有研究者指出,在2002年到2011年间,CPI年平均涨幅是2.6%,其中食品的平均涨幅是6.4%,贡献了总体涨幅的97%。在2012年到2021年期间,CPI累计上升22.6%,其中60%的贡献来自于食品。去年以来,全球通胀居高不下,受输入性通胀、翘尾等因素影响,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

财政支持转向激发大食品消费

“3%”仅收窄目标赤字与执行赤字差距

众所周知,从微观角度,猪肉价格的周期变动对CPI的食品项的影响相对较大。但是,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影响CPI的宏观因素,同样不可忽略,有时也是价格运动的某种推手。

财政政策上,两会工作报告延续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提法,2023年的3%预算赤字率大致符合市场预期,亦属历史较高水平(见表2)。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赤字率首次突破3%,按3.6%以上安排;2021年、2022年财政政策持续退坡,预算赤字率分别降至3.2%左右、2.8%左右。此前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也曾大幅增加赤字,但控制在3%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由于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目标2.8%左右,实际执行赤字率达4.7%,2023年设定3%的赤字率目标,仅是收窄了目标赤字与实际执行赤字的差距,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市场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正确”预期。恰当的赤字率是财政发力的最好方式,但是可执行、有强度的财政政策才是扭转市场预期的关键。

今年对于减税降费的定调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或表明不会再推出大规模的新增减税降费政策,若如此,意味财政发力方向将转向,即由给企业大规模减税退税转向稳定政府消费。由此从供给端看,对大食品产业的政策支持或显模糊。

但与此同时,《预算报告》明确提出“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后续或有制度性的政策安排,这就意味对宏观经济矛盾的判断由“供给冲击”转向“需求不足”的转变,国家财政政策或将从2022年应急模式中抽离出来,如经济运行节奏逐渐回到疫情前一样,财政也将同样回到2018-2019年的模式当中。近三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回落,是抑制消费的主要原因。预计今年全年,国家财政都会激发消费需求端,激发的方式或选择更为基础性的扩大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覆盖面。

因此,今年财政政策亮点,可能更多体现在以稳定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方式为老百姓注入现金流,将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两会报告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真意,或许就在此处。对大食品的消费,可以看得乐观一点。

科技兴农 “粮稳天下安”

关注种业细分投资的大食品公司

中国有14亿多人口,考虑到食品价格在中国CPI中超过1/3的占比,“粮稳天下安”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

两会报告,突出强调科技创新要“聚焦自立自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落实报告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政策,在大食品行业,首要是开展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自主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科学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这是我国大食品产业真正做大做强的核心关键,也是稳定大食品有效供给,端牢自己饭碗的科学保障。

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自给率较高,主粮价格通常相对较为稳定,进口占国内总消费的比重较低,大约不到10%。但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2022年一度达到83%。由于猪肉需求相对稳定,生猪出栏量几乎决定了猪肉的供给,猪价由生猪出栏量决定。但是,我国目前从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国家每年都引进部分优秀种猪,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种源和肉品的需求。我国种猪基本上为外国公司垄断。

预计未来我国有望加快出台推动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及商业推广的政策,有关上市公司围绕发展大食品种业进行宏观布局、细分投资取得可喜的成果。

比如,隆平高科,最有可能进入世界种业前五强的中国水稻种业绝对龙头公司,持续聚焦农作物种业,品类目标实行“3+X”策略,以持续巩固水稻、玉米、蔬菜三个核心品类种业地位。2021年成为国内杂交玉米种子头部。公司杂交水稻品种、玉米品种在全国推广面积位居前列。

而作为国内转基因育种技术引领者的大北农,作为同时拥有玉米性状产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大豆性状产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公司,国际种植许可再次获得突破,2022年11月23日,转基因抗虫大豆(DBN-08002-3)通过阿根廷政府生产劳动部安全评价,正式获批种植许可。

我国转基因政策持续推进,如若商业化放开,预计公司凭借先发技术优势有望快速提高在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市占率,种业利润空间洞开。

我国在生猪种猪方面也需要创新突破。

作为创业板上举足轻重的温氏股份,在种猪研发方面,父系种猪研发有一些重大突破。它创建了中国瘦肉型种猪四系配套育种新体系,培育了两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

但是在研发防止疫病大规模感染等种猪方面还需要探索。公司也是国内自主培育种禽新配套系通过审定最多的单位,鸡7个、鸭1个,均先后通过国家审定。

总之,大食品价格在我国CPI中占比超过1/3,CPI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确保粮食谷物、生猪肉类的产量、价格稳定对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并实现低物价上涨至关重要。但是,实现稳定大食品有效供给、端牢自己饭碗的科学保障是进行生物技术的创新,这是我国大食品产业真正做大做强的核心关键。

生物育种是国家比较重视的项目,已经列入国家重大专项。预计未来我国有望加快生物育种的商业推广,因此,有关围绕种业宏观布局、细分投资的大食品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本文已刊发于3月11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服务热线

400-6558-138

工作时间:08:00 - 20: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时间:09:00 - 18:00

新宝QQ客服

微信公众号
知道创宇云安全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