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四届政协委员张懿宸最新发声!提议打造“港版淡马锡”、三度推动“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首提人民币并购基金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从最初开始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二十余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全过程的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先生,今年再度连任全国政协委员,这已是他连续四届当选。同时作为香港特区委员代表,多年来,他不仅为PE行业屡次发声,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他分别从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绿色物流、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儿童药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扶持等方面向大会提交了多份提案。中国基金报记者再次专访张懿宸先生,深度了解他有关提案的内容和背后的深度逻辑。
以下摘录了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全面注册制的施行,对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将有助于进一步畅通VC/PE退出通道。发行上市条件精简优化,上市时间更趋明确,也将助推二级市场容量增大,而优质标的相对稀缺,将对新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创始人和投资机构通过IPO实现套利的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实践证明,淡马锡模型在促进被投企业发展壮大及实现主权财富基金保值增值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加坡与香港同为全球离岸金融中心,两座城市具有很大相似性,因此相较于其他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的经验对于香港而言更具借鉴意义。
中国VC/PE新格局——并购基金
中国基金报:为什么今年你提出建议政策应适度向人民币并购基金倾斜?
张懿宸: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此大背景下,多层次资本市场加速构建,特别是近日全面注册制宣布正式实施等里程碑式事件,长期来看都将有助于资本市场逐步回归常识、趋于理性,鼓励投资和中介机构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的职责,聚焦挖掘和服务真正少而精的优质企业。
并购基金恰恰长于为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和行业的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与配置。作为能够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金融资本,在高质量发展的大目标引领下,并购基金能够在助力产业链重构、盘活市场存量经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跨国企业在推动供应链的内向化,在华业务迁移或退出的案例时有发生,而并购基金不但有能力承接跨国公司在中国分拆出的业务和资产,还能有效实现资产优化、增值和产业整合,实现强链补链的目的。
此外,全面注册制的施行,对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将有助于进一步畅通VC/PE退出通道。发行上市条件精简优化,上市时间更趋明确,也将助推二级市场容量增大,而优质标的相对稀缺,将对新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创始人和投资机构通过IPO实现套利的空间将进一步缩小。这一方面将引导VC/PE机构继续投早投小,同时也将刺激创始人和投资机构寻求多元化退出渠道。上市公司或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的需求有望不断上升,并购基金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从全球市场来看,并购基金已是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主流成熟模式,例如并购基金已超过美国私募基金在管资产规模的60%,而中国的并购基金在私募市场的占比仅为11%,总量和占比均较小,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报:能具体聊聊您对大力发展人民币并购基金,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呢?
张懿宸:第一,希望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应政策,对并购基金予以适当鼓励和倾斜。具体来说,建议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从“投早、投小”适度转向关注并探索参与并购基金,提高并购基金的配置比例。也可考虑通过设立专注于投资并购基金的国家级引导基金等方式,自上而下鼓励并引导人民币并购基金走向专业化道路,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二,一如既往地,我建议持续优化私募股权市场资金来源结构,鼓励壮大长期机构投资者队伍。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资金来源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当前人民币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国内养老金直接进入股权投资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保险和金融机构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出资比例也较低,合计10%左右。而美国股权投资市场养老金、保险和金融机构的出资比例合计占到近70%。建议持续探索优化私募股权市场资金来源结构,如适时考虑试点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范围,调动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子等金融机构配置包括并购基金在内的长期股权的积极性。
中国基金报:去年您曾十分关注S基金,今年重点提出了人民币并购基金的相关提案,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和原因吗?
张懿宸:去年我提出深化S基金交易平台建设相关方面的建议,主要是聚焦部分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基金集中到期后面临退出难题的行业痛点。参照部分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S基金将会是解决这些基金退出的重要渠道。令人欣喜的是,我的呼吁和提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完善和试点优化的过程中。伴随近期全面注册制的推出以及我国S基金市场逐渐规范和成熟,相信我国VC/PE行业的发展将会更趋理性、健康和完善。
今年我在提案中关于鼓励发展并购基金的相关建议,更多是从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助力产业链重构、促进经济发展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换的角度提出的。受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进入深度调整期,各国跨国企业根据国家比较优势和自身业务发展对供应链分布进行动态调整。近期随着我国防疫措施优化,有许多跨国企业已开始重返中国、加仓中国或是首入中国寻找商机。同时也应客观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个别跨国企业在迁移或退出其在华业务。在这方面,并购基金能够发挥特殊作用,我们近年来已经就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中国基金报:能具体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吗?
张懿宸:近年来,中信资本收购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案例包括麦当劳中国内地及香港业务、淘大食品等。以麦当劳中国为例,完成收购后,我们在战略的制订上更加贴近中国市场,推出了包括加强数字化运营、增加会员数量、扩大外卖服务、加快开店速度、持续创新菜单等举措,助力麦当劳业绩稳步提升。截至目前,麦当劳中国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会员数量超过2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提议打造“港版淡马锡”
中国基金报:作为港区委员,请先分享一下您今年带来的关于香港地区的提案是什么?
张懿宸:我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充分发挥离岸枢纽作用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就提升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地位及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提升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地位及国际竞争力。
二是建议在香港北部区打造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区,联通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充分发挥“总部经济”的资金聚集及辐射效应,助推港深联手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三是建议充分发挥香港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联通世界优势,吸引全球资本,夯实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四是建议借鉴淡马锡模式运营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吸引境内外资本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市场化母基金,助力香港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助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及香港北部区建设。
中国基金报:您的意思是要打造“香港版的淡马锡”?为什么是淡马锡模式?而不是其他的主权基金模式?
张懿宸:当前,世界排名前十的主权财富基金,亚洲有5个,分布在中国及新加坡;中东有4个,分布在阿布扎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欧洲有1个,即挪威全球政府养老基金,前十名管理规模占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规模比例超过70%。作为最活跃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成立七十年来,淡马锡资产规模增长超过1000倍,系长期投资收益最稳健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淡马锡模式也因此为全球所瞩目。
淡马锡模式,可简要阐述为“政府-淡马锡-企业”的三级监管体制,新加坡政府控制淡马锡但不直接管理企业,三层架构在实现政府控制力的同时,也尊重市场规律给予了企业充分的自主空间。投资股权对象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灵活自由的投资进入和退出模式,使淡马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商机。
同时,作为财务投资者持有股权,淡马锡不参与被投企业具体经营,在为被投企业提供资金、激发活力的同时,也保障了被投企业自主经营、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实践证明,淡马锡模型在促进被投企业发展壮大及实现主权财富基金保值增值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新加坡与香港同为全球离岸金融中心,两座城市具有很大相似性,因此相较于其他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的经验对于香港而言更具借鉴意义。
中国基金报:我注意到您的另一份提案里面,提到希望“各级政府引导基金进行循环投资,实现对创投行业的持续支持”,是不是希望从现有的制度上,为“港版淡马锡”模式打下基础?
张懿宸:淡马锡模式的三大重点是政企分离、盈利驱动和董事会制度,加以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未来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可以借鉴淡马锡模式,在政企分离、专业人士主导及监督约束等方面实施市场化改革,同时可逐步过渡至常青基金,通过循环投资为创投行业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淡马锡已从成立之初侧重产业振兴的战略投资者,转变为侧重资本投资收益的财务投资者。这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及政府引导基金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有较大差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引导基金都将扮演推动当地产业振兴的战略投资者角色。
中国基金报:很多人认为国内的政府引导基金模式和海外的主权基金模式是一样的,您怎么看?
张懿宸:在产融结合大发展、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通过金融投资手段引导、培育当地产业的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实体经济、扶持特色产业、助力初创企业的重要方式。
当前,我国政府引导基金数量、规模快速膨胀,设立基金的主体从国家、省级不断下沉至地市级,乃至区县级,涌现出了以上海、深圳、苏州、合肥等为代表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政府引导基金模式。政府引导基金在助力地方政府合理运用资本杠杆撬动产业发展,加快区域经济高效益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政府引导基金主要发挥助力当地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升级的功能,与市场化基金、境外主权财富基金在基金设计层面存在较大差别。比如,政府引导基金通常要求:按其出资额的倍数对当地进行返投,通常倍数在1倍到2倍之间;在拟设基金层面不作为第一大出资人且限制最高投资比例;拟设基金投资策略应当符合当地产业方向;基金管理人或拟设基金应在当地注册且在注册地实际办公等。
近年来,海外主流主权财富基金已逐渐从传统的推动当地产业振兴的战略投资者角色,转变为侧重资本投资收益的财务投资者角色,管理模式也由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向更加多元化和具有更强风险承受能力的资产管理模式转变。因此,当前海外主流主权财富基金通常以较为市场化的模式运营,不参与被投企业运营管理,且对基金管理人不存在返投、产业限制等主动限制性要求。在此情况下,主权财富基金能够积极拓展储备资产的投资渠道,在有效风险控制的条件下构造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进而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
总之,当前政府引导基金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的限制较多,更偏向于推动当地产业振兴的战略投资者角色,与偏向于资本投资收益财务投资者角色的海外主流主权财富基金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基金报:您认为国内的政府引导基金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持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
张懿宸:历经多年的探索试验,当前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充分发挥了杠杆效应、导向效应,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我们也关注到,大部分政府引导基金受限于固定存续期限,在资金使用上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基金投资人最终需要退出,所以引导基金能否维持规模的稳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利于形成对创投行业的长效支持。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在落地见效方面,也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不高、干预过度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基金机制不活、信息透明度不高、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等。
第一,建议政府引导基金逐步向常青引导基金转型。
对于国内的政府引导基金而言,借鉴国外常青基金的模式,将引导基金转型为常青引导基金。由于没有固定的存续期和投资期限,引导基金可以尽量分散出资时间,避免出现投资过于集中,受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基金可以持续投资,有利于创投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支持各级政府实现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以基金每年分红代替基金到期后的一次性退出,可以为政府增加长期的收入来源,也可以实时、动态地对引导基金的投资情况进行监控。
第二,建议政府引导基金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
1、政府引导基金应当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考核,把GP免责情况、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人或直管部门免责情况进行有效界定,并通过公开的市场化遴选机制,选择优秀市场化创投机构出任子基金管理人。
2、引导政府引导基金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人才或与专业机构合作,形成更加科学、市场化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更加全面地从投资业绩、合规管理、招商贡献、科技贡献、就业贡献等多方面多维度评价子基金,并作为未来继续出资支持的依据。
三度提议“商业不动产公募 REITs”
中国基金报:我注意到您今年的提案中,再次提到“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 工具”。与去年不同的是,您用了“阶段性”这个词。您是怎么考量的?为什么是阶段性的?
张懿宸:首先,今年我带来的提案是“阶段性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工具,助力化解住宅交付风险”,推出适当的公募REITs产品是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去年以来地产行业的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其中住宅项目的交付难就是牵涉面最广、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交付难情况的出现,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又不是会一直存在的,所以我的提案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想法:
一是针对当前形势下住宅项目烂尾的问题,发挥REITs工具的优势,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化解该难题,取得各方都能满意的效果。这其中包括聚焦于盘活开发商位于核心城市的一些优质资产,比如商场、酒店、公寓等等,借助公募REITs市场的大规模、高流动性优势,来为这部分资产的盘活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要落实对募集资金的监管,只能用于解决开发商自身的烂尾楼问题,严禁挪作他用;
二是烂尾楼问题是阶段性、局部性的问题,并非伴随国民经济发展全过程的常态化、大范围的现象,因此在解决了集中出现的问题之后,这种针对特定情形、采取特殊标准的工具,肯定是不应当长期存在的。因为针对的问题是阶段性的,所以政策也该有其特定的适用环境和实施阶段。
中国基金报:你已经连续两年都在提案中推动商业地产公募REITs试点了。今年为什么再次提了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
张懿宸:2021年我的提案是建议公募REITs延展到持有型商业不动产,2022年我建议将商业不动产纳入基础设施公募 REITs扩容试点,并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回应,去年,保障性住房和长租房先后纳入公募REITs的资产范围。
商业不动产公募REITs是一项长期化、系统性的工作。自从2021年6月首批公募REITs产品推出以来,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同时标的资产也在不断扩容,从最初的污水处理厂、高速公路等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拓展到产业园、科技园等不动产领域。特别是去年7月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公寓资产正式纳入公募REITs的资产范围,进一步强化了该类REITs商业化、市场化的色彩,为日后进一步将商业不动产纳入公募REITs范围奠定了实践基础。
住宅交付难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亟待破解的社会化难题,结合早前关于REITs相关议案的成果,针对当前国民经济中出现的新需要,今年的提案进一步聚焦到这个细分领域,可以说是在原来提案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现实需要所进行的完善和细化。
儿童用药安全、食品安全……
他都关心
中国基金报:您每年的提案里面都少不了关于民生、经济的相关议案。今年又带来哪些相关的议案呢?
张懿宸:在经济、民生方面,我今年的提案包括《关于推动儿童药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中提升病媒防制理的提案》以及《关于进一步推动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的提案》。
中国基金报:能具体聊聊推动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的提案吗?因为我知道中信资本也是麦当劳(中国)的大股东,很多消费者都很想知道麦当劳的餐厨废油是怎么处理的。
张懿宸:目前麦当劳在全国有超过5000家餐厅,除港澳台以外,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麦当劳目前在全国餐厅使用特别配方的“葵花卡诺拉油”,回收价值较高。对于废弃油脂,麦当劳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各地餐厅交由地方特许的回收企业转运,无法对后续操作和处理进行追踪和管理。对于麦当劳这样的全国性连锁经营企业而言,我们突出感受到的痛点和难点是:不同城市的管理方式不同,废油无法跨区域运输,无法形成有效的全国统一管理和回收;废油回收的企业为地方特许,无法形成有效竞争机制;部分餐厅的废油为无偿回收,未能充分进行资源利用。
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餐厨废油的管理,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有效防止了“地沟油”回流餐桌和污染环境,进一步保障了中国的食品安全。但是另一方面,厨废油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柴油,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遇到如下困难:一是各地为政,不利于探索新模式;二是餐厨废油收运商分散且存在地区垄断;三是餐厨废油跨区域运输受限;四是缺乏生物柴油使用的支持政策。
就此,我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餐厨废油的资源属性,突出其节能减排作用;
二是规范前端收运市场,破除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领域日益突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部门利益;
三是制订餐厨废油跨区域运输的安全标准,打破废油跨区运输的障碍;
四是缩短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产业链;
五是积极鼓励国内替代使用生物柴油;
六是打通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参与国内碳市场的途径。
中国基金报:这些建议听上去都很新颖,具体怎么落地呢?
张懿宸:具体来说,一、在加强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从源头上进一步理顺废油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关系,为餐厨废油充分资源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积极扶植若干家能服务全国的大型废油收运、处置企业,打破地方垄断;指导地方避免收运服务独家垄断;通过引入适当竞争,提升前端废油收运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推动废油的规模化利用,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
四、鼓励有实力、有意愿的大型餐饮集团在安全可控、监管到位前提下,创新集团内废油收运、处置新模式,避免目前不同油脂含量的废油掺混的问题,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物柴油生产效率。
五、通过奖励、补贴等政策措施,扩大生物柴油在国内的使用场景,鼓励更多国内用户以生物柴油替代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六、使餐厨废油资源化利用的参与方通过碳市场筹得一部分资金,也能让其产生的减碳效益为国内享有,真正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国基金报:最后,谢谢张总能参加《中国基金报》的专访。期待您明年能带来更多、更好的提案!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