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上市公司晚间公告突然“天雷滚滚”,二级市场上,空方利用这些炸点趁机渲染气氛打击股价,致使相关公司股价难堪重负,出现非理性下跌。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12月29日到2019年1月29日,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共有941家,预亏者多达101家;业绩预告中含“商誉减值”的词条多达300家,同比出现数倍增加;1月29日当天,2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商誉减值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商誉减值,突然成了A股上市公司业绩突变的罪魁祸首。
什么是“商誉”?为什么“减值”?可否破解?
商誉的英文名叫“goodwill”,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因为对企业未来充满美好愿望,而愿意付出的超额对价。当然,商誉不是凭空产生的,“无收购,不商誉”,只有在企业被收购的时候,收购方才会对商誉进行“估值”。商誉的计算方法是,公司收购资产时,支付对价与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价。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在2014年-2016年掀起并购狂潮。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2016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分别约1.56万亿元、2.2万亿元、2.39万亿元,连创A股并购重组交易新高。与此同时,形成了商誉高企。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全部A股商誉规模约为1.45万亿元,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商誉/净资产”分别是2.60%、11.22%、19.24%。这就意味着,如果所有的商誉全部计提减值,那么创业板可能会出现整体亏损。
有业界人士表示,如果说2017年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承诺到期的高峰期,那么,2018年、2019年将是业绩变脸的高峰期。据观察,2017年创业板业绩承诺中不达标的占35%,业绩承诺期内尚且只有六成多完成指标,过了承诺期会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根据会计准则:每年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现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就要对商誉进行减值。笔者注意到,2019年实施的企业会计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做出了新的分类和计量。金融资产可列入负债表,不再列入利润表,将大大减少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卖股扭亏”难为继。此外,资产减值从“已发生损失法”变成“预期损失法”,有效减缓商誉巨额减值的冲击。
当然,破解商誉减值痛点,不止需要会计新准则的约束,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
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上市公司关于商誉及其减值的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讲故事、忽悠式重组、频繁跨界并购等行为;其次,在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中,上市公司不可隐瞒,进而采取“洗大澡”的极端方式,最终扭曲了实际财务业绩;再次,发生商誉减值后,宜采用逐步摊销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平滑公司的业绩,减少上市公司对利润的操纵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商誉是中性的,就像“菜刀”本无好坏,主要看握着它的人想干什么,能力如何。对一家公司来说,并非高商誉就一定是坏事,纵观国际市场,不少行业巨头均有着较高的商誉。所以,我们要看重的是上市公司收购资产后的盈利能力,或者被收购资产与上市公司产生协同效应。投资者需要理性分析,客观对待商誉减值,对那些“讲故事”变成“事故”的公司要区别对待。